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第九次全国少代会重要贺信精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在“15分钟幸福圈”中走进场馆、学习历史、传承精神,2025年“雏鹰杯”红领巾讲解员交流展示活动9月7日在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成功举办。
上海市子长学校何净涵荣获市级一等奖,上海市普陀区新普陀小学东校陈鹿鸣荣获市级二等奖,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王艺蓉、上海市洛川学校杨梦熙、上海市普陀区沪太新村第一小学徐语芮荣获市级三等奖。
红领巾讲解员
何净涵心怀对红色文化的炽热深情,阅读红色经典、了解先辈故事,主动肩负起红领巾讲解员的使命。她从初次讲解时的青涩紧张,到如今的游刃有余。在周公馆担任小小讲解员的经历,更是让她深刻领悟到讲解员工作所承载的厚重意义——不仅是传递历史知识,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唤醒初心使命。每一次讲述,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自我的教育。
何净涵说:“我深深地感受到,红色历史、英雄故事和奋斗精神,不应该只有专业的讲解员来讲述。我们少先队员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也应当主动承担起传播正能量,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在讲解中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我变得更加自信了,学会了更好地与人沟通,最重要的是,我在一次次讲解中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我明白了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奉献,这些感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让我更有动力去努力学习和成长。”
陈鹿鸣从小深受红色故事的感染,那些充满热血与信仰的年代,在他心中早早埋下了一颗红色的种子。在学校,他积极参与红领巾讲解员的活动,满怀热忱地向队员们讲述着一段段动人的红色历史。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夏天,陈鹿鸣选择走进四行仓库——这座屹立于苏州河畔的抗战丰碑,他不仅用声音传递历史,更用心灵触摸那段烽火岁月。在他的讲解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故事,而是能与当代少年真诚对话,“活”在当下的记忆。
陈鹿鸣受邀做客长三角之声红领巾广播站,分享自己作为红领巾讲解员的经历和成长故事。他在节目中说道:“我懂得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英雄,他们并非冰冷的文字,而是带着温度、带着呼吸的存在,我仿佛能真切看见他们的身影、听见他们的心声。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今天的平安和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每一次讲解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教育的洗礼。我不只是在讲历史,更是在传递一种力量。”这些真挚的话语,不仅打动了许多听众,更让红色故事跨越时空,在更多人心中种下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种子。
王艺蓉从小浸润在红色文化中,那些闪耀信念与勇气的故事如种子般在她心中生根发芽。今年,她以红领巾讲解员的身份走进顾正红纪念馆,用真挚的讲述致敬英雄,让烽火岁月成为接连过往与当下、叩击心灵的精神对话。
一次次讲解,对于她既是心灵的洗礼,也是时代的回响。如今,她坚定走在传播红色故事的道路上,将对祖国的热爱、对先烈的敬仰转化为语言的力量。她说:“红领巾告诉我,要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她以声传情,让英雄精神浸润童年;以行践诺,让爱国信念茁壮成长。
成为一名红领巾讲解员后,杨梦熙利用课余时间反复研读革命史料,从泛黄的文献里追寻先辈足迹,在珍贵的影像中感受烽火岁月。每当站在校园的红色文化角,她总会挺直腰背,用清脆而坚定的声音讲述那些动人故事:从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啃着草根仍坚定前行,到航天人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攻克技术难关,每一个细节她都烂熟于心,每一次讲述都饱含深情。
杨梦熙说:“红领巾时刻提醒我,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科学精神。”她正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少先队员的誓言,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成为讲解员后,她总泡在史料馆里,对着老步枪追溯战场硝烟,伴着旧手稿还原奋斗岁月,把讲解词磨得满是温度。从初次讲解的流畅输出,到如今能接住参观者的提问、分享更深层的细节。她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也更加深刻认识到了新时代少先队员肩负的使命与责任。
徐语芮说:“作为红领巾讲解员,我始终觉得,红色历史从不是尘封的过往,英雄故事更不该只由专业的声音诉说,我们少先队员就该用少年热忱让红色基因流动起来。这段经历让我更善表达、更懂共情,更让我触摸到信仰的炽热、奉献的厚重。这份感悟让我加倍珍惜当下,也笃定要做红色故事的小传人,用成长扛起传承的责任。”
普陀区“雏鹰杯”红领巾讲解员交流展示活动“成绩单”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