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聚焦普陀 文明播报 创建在线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新时代文明实践 我们的节日 公益广告 
  您现在的位置:>> 普陀区文明网 >> 志愿服务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家门口就能配膏方?普陀这场义诊惠民便民


日前,普陀区中心医院第十一届膏方文化节首场社区义诊在曹杨新村桂巷路步行街举行。普陀区中心医院还将“一站式就诊流程”搬到了现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配到膏方。现场,来自中医科、心内科、老年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的医生专家依次排开,义诊摊位前坐满了前来咨询的患者。


 

 

膏方文化节进社区

 

 

 

“胃不和,卧不安,睡觉也不是很好,梦多,这是一起的,血糖自己要控制好,要管住嘴,主食适当少吃。”膏方摊位上,上海市名中医沈红权正在为市民周老伯把脉。每到秋冬季节都会肠胃不适,周老伯今年想吃膏方来调理一下,看到家门口有义诊就赶紧来咨询。

 

 

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沈医生开出了适合周老伯的膏方处方,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周老伯来到膏方5G诊室摊位前,通过支付宝预约挂号后,工作人员现场将膏方处方录入系统,周老伯线上支付了诊疗费,完成开方流程,工作人员登记了周老伯的送药地址。不用进医院就能配到膏方,这让周老伯直呼方便。“他们把‘医院看诊’搬到了活动现场,这个真的是相当好的,跑一次就能解决问题,医院里的话要跑来跑去拿膏方,这里膏方是给我邮寄到家的,真的是方便的。”

 

 

 

居民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线上付费

 

“一般要开膏方的话,先要预约专家,等到约定日期才能就诊。” 普陀区中心医院医务社工部主任沈华坦言,在义诊的同时,把一站式的服务带到现场,把专家义诊、线上5G支付,录入处方等环节串联起来,让居民有更好的就医体验。“现场配好的膏方,我们会统一熬制后进行配送,居民都不需要来医院取药。”

 

 

 

 

养生美食品尝

 

 

除了义诊,养生美食区里,桂花糕、芡实陈皮糕、百合红枣秋梨汤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品尝。品尝美味之余,医生还会科普中医知识。“芡实糕吃得出来,味道蛮香的,它不粘牙,很好吃的,跟外面买的有一点不一样,外面裹的黄豆粉也好吃。”市民许阿姨给记者推荐道。“医院里做出来的不甜,是淡的,外面买的糕都是甜的,这对我们这种糖尿病人来说挺好的。”市民洪老伯也忍不住称赞。

 

 

如何办一场满足多元需求的活动,让义诊不再是简单的咨询?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普陀区中心医院深入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大走访,听取广大群众的建议意见,进一步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这次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创新,一方面我们把义诊跟一些体验类的活动结合在了一起,增加了很多互动的环节;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把中医膏方的医疗资源整体下沉,让老百姓不进医院也能配到膏方。”普陀区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梁娅表示,这些创新都是通过收集群众建议意见而来。

 

 

据悉,普陀区中心医院膏方文化节从10月10日持续至12月31日,下一步将进一步依托区中心医院党委“五有五心”系列活动,下社区、进园区、访企业,针对不同人群提供有针对性的中医药服务,在党建引领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更多的市民提供触手可及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Copyright 2013 wenming.shpt.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 033490
主办单位:上海市普陀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上海市大渡河路1668号 邮政编码:2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