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今朝学沪语!长寿萌娃在趣味课堂中传承非遗

发布时间:2025-07-29 来源: 长寿视野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沪语童谣这一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青少年感受沪语的魅力,7月15日和7月17日,由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长寿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长寿路街道团工委、长寿路街道妇联主办的“童谣承古韵 沪语润校园”普陀区“沪语童谣”文明实践课堂暨长寿路街道非遗文化校园行活动,依托爱心暑托班平台,成功开展了两场精彩的沪语教学活动。

课堂上,老师特意播放了沪语版《哪吒》动画片。当银幕上哪吒用软糯的沪语喊出经典台词时,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老师笑着引导:“大家仔细听这句,和我们平时说的普通话比,声调是不是像在唱歌一样?”孩子们立刻来了兴致,你一句我一句地模仿起来,不知不觉中捕捉到沪语独特的韵律,学习的兴趣也像被点燃的火苗,越烧越旺。

教唱《笃笃笃,卖糖粥》《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时,老师一句句领唱,孩子们举手跟读,遇到拗口处便主动提问:“老师,‘粥’沪语怎么念呀?”老师立刻放慢语速示范,还让孩子们两两结对互教互学,在纠错与模仿的互动里,逐步掌握沪语发音规律,童声合唱让老歌焕发活力。

围绕“侬好”“今朝”等沪语词汇,老师先举生活场景例子:“早上见到同学,用沪语怎么打招呼呀?”孩子们抢答后,再通过“我说‘再见’,你们用沪语回应”的小游戏巩固。随后的有奖问答中,老师结合学过的童谣和短语提问,孩子们争相举手,答对的孩子还能当“小老师”带大家再念一遍,在多元互动中加深对沪语的理解与运用。

此次“童谣承古韵 沪语润校园”活动,是一次将文明实践与非遗沪语童谣传承相结合的成功实践。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沪语,感受沪语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