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行平安归来,都是家庭最大的幸福。然而,道路事故却成为威胁儿童及青少年生命安全的严峻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8万儿童青少年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每一次意外背后,都是一个家庭100%的伤痛。
7月17日上午,由长寿路街道妇联与长寿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举办的暑期安全教育公益课堂在M50园区党群服务站火热开讲。辖区内的孩子们化身“安全小卫士”,在“小红马”安全教育课堂中,开启了一场关乎生命的科技探索之旅!
课堂上,上师大附中教师胡凯逖带领孩子们通过生动的图文和震撼的碰撞实验演示,亲眼见证了汽车如何在危急关头化身“移动堡垒”。
“笼式车身”如何像坚固的鸟笼般抵御冲击?“三点式安全带”如何在瞬间精准锁止,牢牢固定身体?“安全气囊”又如何如可靠伙伴般瞬间弹出,为头部提供缓冲?这些深藏于车身内的安全科技,不再是冰冷的术语,而成为孩子们心中可靠的生命守护者。
胡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儿童安全座椅、坐垫的重要性——它是孩子乘车安全的绝对必需品,是保障孩子乘车安全的关键防线。
现代汽车的安全防护早已不止于“硬碰硬”的被动防御,更在于“防患于未然”的主动智慧。高清摄像头如同明眸,智能传感器如同神经末梢,雷达系统如同敏锐的耳朵……这些“电子感官”赋予了汽车360°无死角的环境感知能力。
当系统精准识别到潜在危险(如突然出现的行人、过近的前车),化身“智慧守护者”的汽车能在紧急时刻主动预警,甚至自动实施紧急制动或辅助避让,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先进的车辆还通过视觉提示(仪表盘警示)、声光预警(警报音、闪烁灯)、甚至触觉反馈(方向盘震动),构建起多维度的安全预警网,时刻为驾乘者保驾护航。
科技是强大的盾牌,而遵守规则、提升意识是永不失效的安全基石。
胡老师反复强调:乘车时务必全程系好安全带,后排同样重要!儿童必须使用符合标准的安全座椅或坐垫,并根据年龄、体重、身高正确选择和使用。
课堂上通过交通标志识别互动挑战,孩子们在趣味中熟记了各种标志的含义,还引导孩子们要养成时刻观察道路动态的习惯,学会预判风险,主动规避危险——这是保护自己最有效的方式。
当科学防护理念与前沿智能汽车技术在这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中相遇,孩子们收获的远不止知识。他们深刻理解了道路交通安全的分量,强化了遵守法规的自觉意识,更在心中种下了“安全第一”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