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宜川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启红色传承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6 来源: 丈量宜川

近日,宜川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探索碉堡旧址,挖掘被遗忘的战争印记》主题宣讲活动。活动特邀原海军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普陀区军休干部、残疾军人刘巽明担任主讲人,通过深度解读上海碉堡遗迹背后的抗战历史,为退役军人、现役军人、优抚对象及社区居民带来一堂极具教育意义的历史课。

活动中,刘巽明以自己的从军经历为序章,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他用了6年时间,实地走访积累的丰富经验,从军事理论出发,深入剖析碉堡的定义、构造与战略价值,生动讲述了这些防御工事在战争年代抵御外敌的关键作用。

同时,他还展示了碉堡在和平年代的华丽转身——从硝烟中的堡垒,蜕变为承载历史记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立体教科书”。

在主题宣讲环节,刘老师聚焦上海本土碉堡群,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详实的考据,详细解读坐落于宝山区、浦东新区、闵行区等的碉堡群遗迹。有的碉堡隐藏在各大公园,道路两旁,甚至有的碉堡静静的躲在社区居民小区内。

比较特别的是坐落在闵行区有着“沪上第一堡”美誉的闵行文化公园碉堡和杨行中学操场碉堡与雕塑等标志性遗址。刘老师结合查阅了文献史料及个人实地考察,全景式讲述还原了解放战争中的碉堡见证的各种激烈战斗场景,引发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

此次活动以“老兵宣讲”的形式,充分发挥了退役军人亲历者、见证者的优势,在红色教育中树立起标杆示范引领标杆。

宜川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还组织辖区内部分重点优抚对象参观了宝山烈士陵园及上海解放纪念馆。

祭扫仪式上,优抚对象们重温了解放上海战役的峥嵘岁月,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智慧与奉献。清晨的宝山烈士陵园庄严肃穆,苍松翠柏掩映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巍然矗立。优抚对象们身着正装,神情凝重,在纪念碑前整齐列队,肃立默哀、向为解放上海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以崇高敬意。仪式结束后,大家缓步绕行纪念碑,瞻仰镌刻着烈士姓名的纪念墙。在“陈毅信札”浮雕前,讲解员生动还原了战役中“瓷器店里打老鼠”的经典战术——既要歼灭敌军,又要保全城市设施,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军事智慧与为民情怀。

随后,队伍前往上海解放纪念馆参观。在上海解放纪念馆里,大家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历史之旅。“战上海”主题展陈中,一件件珍贵文物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在“月浦攻坚战”半景画前,借助VR技术还原的炮火声、喊杀声,瞬间将大家拉回到激烈的战斗现场,不少老兵神情凝重,眼中泛起泪光。馆内珍贵的历史照片、实物展陈和动态沙盘,将1949年5月那场“战上海”的激烈场景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