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工作】2025年普陀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集锦(二)

发布时间:2025-07-29 来源: 文明普陀

为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7月以来,普陀区文明办发动各街镇积极策划开展了亲子非遗手工制作、奇妙科学实验课堂、工运薪火少年说等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中感受艺术之美,在红色宣讲中传承革命精神,在科学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全面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长寿路街道开展“小小科学家”滴水成山科学实验活动,通过醋酸钠结晶实验激发青少年化学探索兴趣。科普老师讲解过饱和溶液、结晶等概念后,指导青少年制备冷却后的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当溶液滴入结晶皿时,瞬间形成白色晶体“山峦”,伴随放热现象。实验直观呈现物质状态变化与放热反应,让青少年通过“现象-问题-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流程,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自然规律,培养观察力、逻辑思维及严谨科学态度,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化学魅力。

曹杨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携手源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墨香纸韵 妙笔生花”公益书法课堂。书法老师系统讲解横竖点捺等基础笔法,亲身示范毛笔执笔与运笔技巧。孩子们端坐案前屏气凝神,在宣纸上认真临摹基础笔画,稚嫩笔触与墨香交织成独特画面。这场笔墨童趣的邂逅,既让传统文化在稚嫩笔尖焕发新生,更在社区青少年心中播撒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长风新村街道开展“半马苏河秀”系列活动之“蚊子的日记”科普阅读活动。活动以“阅读+实践”双线并行模式展开:科普老师带领孩子们共读主题绘本,通过生动图文解析蚊子的生命周期、身体构造及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角色,揭秘“夏日小精灵”背后的科学奥秘;在防蚊技能实践环节,孩子们亲手调配艾草、薄荷等天然中草药,制作专属驱蚊水,将环保理念融入生活技能学习。活动通过沉浸式知识传递与动手体验,既满足孩子们对自然生物的好奇心,又引导其理解万物共生的生态价值。

宜川路街道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启动暑期“启航行动3.0”社会实践项目。首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儿童友好实践点等阵地,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入驻暑期托班,担任活动助理、策划助理等岗位,通过“小手牵萌娃”形式开展手工、民俗、非遗教学,协助专业教师照顾儿童身心成长。活动构建“全过程参与式”实践模式,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文化教育类职场角色,将理论知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在服务中提升社会参与能力,助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甘泉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开展“与泥有约 陶乐无穷”暑期未成年人陶艺体验活动。活动以“非遗传承+实践育人”为核心,设置“陶艺初体验”“指尖造物坊”两大环节:志愿者通过实物展示讲解陶艺历史,指导孩子们运用揉、捏、雕等技法,将陶土塑造成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实用精巧的小花盆等作品。活动不仅搭建了动手实践的成长平台,更让文明实践阵地成为传统文化浸润童心的温暖空间,为暑期生活增添一抹文化亮色。

石泉路街道联合多单位开展“穿越工运时光”——“小泉星”工运薪火少年宣讲活动,近30名青少年组建讲解团,经专业培训后成为“百年荣光 致敬先锋”沪西工运主题展讲述者。他们以童声视角还原历史细节:李启汉在漏风工房创办工人学校、工人藏扳手运火药等鲜活故事,生动呈现“炬火初照”“赤焰燎原”等工运篇章。活动通过亲子家庭、同学间的口述传播,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话语体系,助力汲取工人运动精神力量,成长为民族复兴的合格建设者。

近日,真如镇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联合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开展“暑期快乐成长营”系列活动。课程采用“技法讲解+艺术鉴赏”双轨教学,以“横竖立骨、撇捺生韵”为主线,通过专业导师手把手指导,系统传授笔墨章法。设置名帖临摹、创作实践等环节,夯实技法根基的同时激发传统文化热爱。当稚嫩笔尖在宣纸留下墨痕,学员们既提升书写能力,更在墨香浸润中深化对中华美学精神的认知。

万里街道开展“童行万里”小小讲解员主题活动。通过"专业指导+实践赋能"模式开展青少年表达能力培育。现场由语言导师进行发声技巧、态势语言专项训练;组织实地探访社区地标,指导青少年观察生态公园、文化中心等场景,提炼“宜居宜业”特色素材;开展现场讲解演练,通过互动问答、情景模拟提升临场表达能力。最终录制青少年讲解视频,在社区平台展示推广。活动既锻炼青少年综合素质,又为社区文化传承注入新生力量,实现“教育实践”与“文化传播”的双向赋能。

长征镇开展“乐融融”暑假系列活动,活动以“科技启蒙+艺术实践+职业体验”为核心。AI创意工坊运用互动编程激发青少年创新思维;建筑模型工作坊结合理论教学与手工制作,引导探索建筑美学;咖啡烘焙职业体验课则通过实操提升劳动技能与职业认知。活动构建“玩中学、做中悟”的实践场景,同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文化探索兴趣,为青少年打造兼具知识密度与创造活力的暑期成长平台。

桃浦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开展“TOP乐学堂 童享学乐行”非遗五谷画体验活动。活动以小暑节气为切入点,引导青少年运用天然谷物创作夏日主题画作。红绿豆拼贴出“接天莲叶”的荷塘景致,黑白米粒勾勒西瓜纹路,玉米碎堆叠成饱满瓜瓤。活动让非遗技艺在童趣创作中焕发新生,绘就人与自然共生的诗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