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点亮心理“温暖明灯”!“阳光成长”心网相护——普陀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沙龙第十二场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03 来源: 文明普陀

为深化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建设,促进儿童社会情感能力发展,10月19日,由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普陀区文明办、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主办,区妇联协办的“阳光成长”心网相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沙龙第十二场活动在桃浦镇“家+书屋”桃邻书房举行。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胡娜博士以《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与家庭教养》为题,为34组亲子家庭带来专题讲座。

当天,胡娜博士从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特点、其背后的心理与脑机制原因,以及家庭如何有效培养这些能力三大板块展开讲解。她指出,儿童的情绪理解、自我调节、共情能力等社会情感能力,不仅影响其学业表现,更深远地塑造其一生的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讲座中,胡娜特别强调了前额叶发育与情绪控制的关系,指出“大脑前额叶直到成年早期才逐渐成熟”,这解释了儿童为何容易冲动、分心、情绪波动大。她结合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支持网络。

在互动环节中,家长们踊跃提问,问题集中在:

“如何应对孩子写作业拖拉、情绪容易崩溃?” 

“父亲在孩子情绪教育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如何平衡学习与游戏时间?”

针对家长们的疑问,胡娜博士建议家长设立合理规则的同时,给予孩子温暖与自主空间,并强调父亲参与陪伴对家庭情绪氛围的积极影响。她还带领现场家长及小朋友们进行了“头、肩膀、膝盖、脚趾”等促进执行功能的小游戏,示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孩子的自我控制与注意力。

本次讲座不仅传递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更通过互动游戏、案例分析与现场答疑,帮助家长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养策略。胡娜表示:“亲子关系是第一位的。在数字时代与高压社会背景下,构建和谐、支持的家庭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心理礼物。”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不少家长表示“受益匪浅”“找到了教养的底气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