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传家宝·谈谈好家风”——普陀区家庭家教家风系列宣传⑨:守护红色记忆,弘扬军人本色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 文明普陀

编者按: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殷殷嘱托,持续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营造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的浓厚氛围,区委宣传部开展“晒晒传家宝·谈谈好家风”——普陀区家庭家教家风系列宣传,向生活、学习、工作在普陀的居民征集老照片、手稿、勋章等“传家宝”,并邀请他们讲述“传家宝”背后的动人故事,彰显普通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诉说祖辈、父辈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

本期邀请到的嘉宾是普陀区咏和公益文化发展中心的创立者涂平顺,作为一名退役老兵,他创办了退役老兵红色记忆馆,收藏了800多件红色物件,希望以此守护老兵们难忘的军旅记忆。今天,涂平顺以第一人称讲述他收藏的几件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送给朝鲜人民军慰问品,上面写着“朝中人民友谊万岁”。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怎么会有朝鲜人民军的杯子呢?说来这里有一段非常美妙的故事。1954年11月中旬,我部接到命令,准备于本月17号回国。16号晚上,我部召开了告别联欢会,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朝鲜人民军官兵和朝鲜老乡知道我们要回国后,都前来参加联欢。我们临走时,一名朝鲜人民军战友依依不舍地抱着我,他拿出自己平时喝水的杯子,嘴里说着“道木(意为同志),给你”,把杯子送给了我。当时我想,经历过战火考验的朝鲜军民在生活条件依然艰苦的情况下,还愿意送出自己心爱的杯子作为礼品,我就把我自己使用的志愿军战士的杯子回赠给了他。就这样,我带着朝鲜战友送给我的杯子回到了祖国。时至今日,无论是在福建前线,还是在雪域高原,亦或是复员后的工作现场,我都一直珍藏着这个杯子,这个杯子蕴含着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战斗友谊。

这张只有我巴掌大、已经泛黄的小纸片,已经跟随了我75个年头。在朝鲜战场上,美帝国主义牢牢地掌控着制空权,我们的运输线是美国飞机的重点打击对象,志愿军汽车兵为保证物资正常运输,都是“昼伏夜出”,白天在山洞里休息,晚上执行运输任务。某天早晨,刚通宵执行完任务的我进了山洞,正准备吃早饭,就听到通讯员骑着三轮摩托车赶来。通讯员一下来就举着一张小纸片,兴奋地喊:“小张,小张,快写黑板报!”我赶紧接过纸片,上面醒目地写着:“朝鲜停战协定完全达成协议公报……”一股热流涌向了我的心头:我们志愿军终于打赢了!

这些红色物件是顾敬为捐赠的。顾敬为的外公名叫张焕银,是一位在战火纷飞年代里,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投身革命事业的英雄。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张焕银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多次做出贡献,并荣立三等功。这份沉甸甸的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英勇奋战的肯定,更是那个特殊时代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生动见证。顾敬为的外婆陈兰英,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巾帼英雄。凭借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荣立四等功,这份荣誉照亮了她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如今,顾敬为将与外公外婆珍藏的老物件捐赠出来,这些物件带着岁月的温度和先辈们的精神力量,仍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