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创建】小事楼组议,凝聚邻里情!看长寿如何激活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发布时间:2025-07-16 来源: 长寿视野

楼组作为社区治理的 “最小单元”,既是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是凝聚邻里情感、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关键载体。近年来,普陀区以激活社区治理 “神经末梢” 为目标,聚焦楼组环境优化、文化传承、议事协商等民生 “小事”,通过搭建多元参与平台、创新活动形式,让 “陌生人社区” 逐步向 “熟人社区” 转变,不断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从楼道空间优化到楼组文化传承,从环境整治到议事协商……在长寿路街道,楼组建设不仅是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更是邻里关系的重塑。

近日,长寿下辖多个居民区依托以“社区小事节”为名的开放日平台,从美化环境、旧物换新、举办睦邻活动等多件“社区小事”入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多维度推动“陌生人社区”变成“熟人社区”。

大上海城市花园居民区

期间,大上海城市花园居民区的“趣享乐邻里,童盟焕新节”社区小事节活动吸引了诸多居民参与其中。该活动由居民自发组织开展,现场精心设置了四大主题板块,充分展现了居民们的创意与活力。

音浪夏日演奏会:居民们在社区内搭建起“微信音乐会”小舞台,让爱好音乐的老少居民们一展歌喉,在共同爱好中增强社区归属感。

“旧物焕新,邻里温情”二手跳蚤市集:活动现场,大人和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热情洋溢的“摊主”,闲置旧物在这里重获“邻距离价值”的同时,活动所得善款还将跨越山海,流向偏远地区需要帮助的人们。

旧物变形记:在亲子家庭们的互相协作下,沿街商铺的“废旧轮胎”秒变彩绘环保艺术创作,小朋友们化身“小画家”,用颜料笔为轮胎赋予新生命,完成环保艺术创作,为社区妆点更多色彩。

萌宠奇遇记:活动为爱宠家庭和非养宠居民搭建起温馨的交流平台,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增进理解,消除隔阂。

活动促成了社区与“四脚公民”公益团队的深度合作:该团队不仅为小区流浪猫捐赠了猫粮,还在小区内的流浪猫喂养点投放了定制猫屋,为流浪猫提供安全的户外栖息地,进一步推动社区科学管理和居民共治。

澳门路居民区

社区组织开展了一场名为“忆·陸陸零”的文化之旅。从宜昌路出入口出发,沿着小区主路漫步至澳门路出入口,最终抵达党群服务中心。

一路上,对小区历史了如指掌的老住户耐心地为中青年居民们讲述澳门路660弄的往事,感受当年的激励、奋斗、自豪与希望的同时,凝聚起居民们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

正红里居民区

昌化路994弄小区作为传统弄堂社区,既承载着独特的市井记忆,也面临着邻里关系疏离、公共参与不足的挑战。

为此,居委会以创新的视角,将小区创业居民的流动咖啡摊化身为居民议事的重要空间,以“半杯咖啡香,一弄邻里情”为主题,邀请居民围绕“美丽楼组”“邻里互助”“老年友好”等小区建设议题出谋划策,进一步助力建设“熟人”社区,打造更美好的“明日正红”。

逸流公寓居民区

6月,居委会启动了“家门口小花园”行动,前期通过“排摸-清理-移植-添新-认养”等环节,助推了楼道绿植规范化管理一体化措施的形成。

活动当天,楼栋大堂变身“迷你植物园”,集中展示了居民精心培育的各类绿植,为后续推广树立了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居委会创新性地将环境美化与安全治理相结合,在推进绿植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同步组织开展了消防演练活动。这种“环境+安全”的双轨并行模式,既美化了公共空间,又消除了楼道安全隐患,实现了社区品质的全面提升。

芙蓉花苑居民区

光复新苑8号楼历时9个月完成了换梯工作,逐步构建起楼组里居民自治的良好氛围。以此为契机,芙蓉花苑居民区开展了“楼道焕新·邻里连心”楼组风采展示暨楼道清洁整治活动。

当天的楼道清洁整治活动吸引了大量楼组居民参与,居民们不仅体会到楼道环境整洁不易,更加深了彼此间的交流互动。许多居民表示,今后会以身作则,不再随意在楼道堆放杂物,还会主动劝阻他人的不文明行为,楼组凝聚力显著提升。

梅芳里居民区

在当天的“微改造,美楼道”活动中,众多家长携带孩子齐聚一堂,手持工具、分工协作,有序进行着小区绿植补种工作,共同为社区增添生机与活力。

种植活动后,社区还组织开展了多肉景观植物制作活动,居民们发挥创意,将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搭配组合,打造出一盆盆独具特色的景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