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开放麦|钮骏:从“心”出发,让爱一路前行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 文明普陀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今年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广泛开展“城市文明开放麦”活动。普陀区积极响应,围绕“城市精神的厚度”“红色血脉的热度”“服务群众的温度”“传统文化的深度”“先进典型的亮度”和“文明素养的高度”六大维度,在全区范围内招募区级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邀请他们深入挖掘、生动讲述、广泛传播城市文明的鲜活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上海市儿童医院钮骏带来的精彩故事。

从“心”出发,让爱一路前行

大家好,我是钮骏,来自上海市儿童医院。今年是我参与工作28年,也是我志愿服务的27年。从当初为了让一个患儿能微笑,到为了让一群患儿能微笑;从自己做志愿者,到带着大家一起做志愿者,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证是我的常态,这些年志愿服务让我内心愉悦、获得成长,让爱一路前行。

1998年6月1日,我刚进医院工作不久,医院成立了一间为白血病患儿提供学习、娱乐的场所——阳光小屋,从此也开启了自己的志愿服务生涯。当时我是一名检验科工作人员,在为患儿采血的时候,孩子经常是又哭又闹,是孩子眼中的“坏人”,但我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时候,孩子会跟我笑,喜欢粘着我,会叫我牛哥,这一反差,深深触动了我,让孩子们在住院治疗期间能过得快乐一些,成了我做志愿者的初心和动力。28年来,我参加了赴滇青年志愿者,也参加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我既是志愿者,同时又是志愿活动的组织者,服务1万多小时,得到了各界认可,获得上海杰出志愿者、全国学雷锋岗位岗位标兵,全国学雷锋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随着医院志愿服务项目的不断增多,慕名来医院做志愿者的越来越多,从原来的组织医院内青年做志愿服务,到组织社会志愿者到医院服务患儿,逐步形成“四叶草”服务模式,到率先探索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成为全国和上海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专家组成员。目前我们建立了十大志愿服务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幼儿园至退休整个年龄段的志愿服务模式,让不同单位和个人都能在医院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现在,我们已有68支志愿者服务队,每年开展服务200余场,每年2万人次志愿服务。

为了激发志愿者参与热情,我力争让每个志愿服务项目都触动大家心中的那块柔软,迸发出更多爱心,“毕业季,为白血病患儿捐发”既满足患儿对假发的需求,同时也给学校同学心中种下爱的种子;“病房学校”由学校的老师来医院做志愿者,为患儿进行授课;一小时志愿,是让忙碌的白领也能参与志愿服务,同时,还有“糯米老师绘画课堂”、“音乐教室”、“亲子做公益”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

27年来,我认识志愿服务不仅是要让患儿奉献爱心,同时也要满足志愿者成长的需求,我要给志愿者提供成长支持,让志愿者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获得能力成长的快乐。

朱嘉莳医生,大学时候是我们阳光爱心志愿者,如今又成为医院血液科医生,继续为白血病患儿服务。

志愿者瑶瑶,自己本身也是一名白血病患儿,在治疗期间经常有志愿者陪伴,康复后她召集了一批已经康复的挚爱,加入了我们志愿者队伍,同时她还参加为小病友捐发活动,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名医学生,立志要回医院做一名医务人员。

志愿者“糯米老师”,30岁时候跟我说想做有意义的事情,我就鼓励她来医院做志愿者,于是她带着身边的同事、朋友一起来做志愿者,如今已经成为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长发妹,10岁生日时想给白血病患儿捐头发的“长发妹”,还不断动员同学,带着她们一起捐发,如今已经成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

最小志愿者“小肉包”,在医院治疗期间感受得到志愿者的爱,也想做志愿者,我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成立了“我们在一起”,不断鼓励正在治疗的小病友。

现在,我们的明星志愿者越来越多,温暖的故事也越来越多,最让我开心的,就是曾经服务的孩子一个个康复,回归到校园。一名名志愿者在我们平台上得到成长,感受到志愿服务的快乐。让我们一起汇聚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人人都是城市文明市民发言人,文明之花处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