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消防飞行棋,城公大厦用“乐学”解锁安全新技能!

发布时间:2025-10-22 来源: 丈量宜川

“投骰子、答问题,谁先到终点就赢啦!”孩子们举着“安全小卫士”贴纸欢呼,家长们则在旁补充消防知识点······一场消防知识飞行棋游戏就这样热闹开场,这也是大厦打造“消防乐学楼”的日常缩影。

近年来,城公大厦以“乐学楼·平安家”消防安全为主题,以“楼层分类施策、需求精准匹配”打造为理念,构建起了“设施标准化、意识全民化、管理长效化”的平安生态,不仅成为“林居平安”的示范标杆,更让安全知识以“有趣、有用、有温度”的方式走进每户家庭。

要让“消防乐学”落地,得首先解决设施“老大难”的共建问题。所幸,城公大厦积极统筹辖区内外多元主体资源,与中国联通、邮储银行、上海施柏恩康复医疗中心等多家单位建立常态化共建机制,并联动街道安办专业力量,与“三驾马车”形成治理合力。消防设施维修改造工程招标会后,业委会逐一审定方案,从施工材料到工期安排,逐项分析利弊,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安全刀刃”上。

红色议事厅则邀请党员、居民代表围坐讨论,“高层消防水压够不够?”“老人楼道的灭火器位置是否好拿?”大家的真知灼见被一一采纳。现在,楼栋楼道隐患整改率达到了96%,消防设施完好率提升至99%,安全保障覆盖92%住户,为“消防乐学”打下硬件基础。

设施设备的更新被热心居民张阿姨看在眼里,她便主动向居委会提出设施设备到位了,但还得有人关心楼道里的安全问题,于是提出了组建志愿者队伍的想法。在居委会的支持下,张阿姨不仅带头检查楼道里的各类隐患,还和楼里的几位党员挨家挨户动员邻里加入。现在,53人的消防志愿者队伍成了“乐学楼”的“主力军”。

“消防知识不用死记硬背,玩着玩着就会了!”居民李女士道出了“消防乐学楼”的建造核心就是针对不同人群,通过设计差异化活动,让安全知识的普及能够“因人而异、趣味十足”。

针对青少年群体,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等共建单位的支持下,“小手拉大手 安全护成长”主题暑期营里,孩子们穿上迷你消防服,学习叠消防被、模拟逃生,深度体验了一把“小小消防员”;在“童绘平安”活动里,楼栋墙面彩绘的三幅“家庭逃生路线图”,鲜艳的箭头和图标,让逃生知识一看就懂,孩子们的杰作让每一处角落都充满安全氛围。

面向老年人,每季度的“林间”安全课准时守候。志愿者们手把手教授拔灭火器插销、对准火源按压,反复演示直到大家能够掌握;每月在楼道里更新的“平安故事汇”,则用身边的鲜活案例提醒老人注意用电、用气安全。

亲子活动更能激活整个家庭。“清凉一夏 安全同行”活动最受亲子家庭的青睐,一起在团扇上画“安全用电”“禁止玩火”图案,团扇送清凉的同时也把安全意识“扇”进了日常生活。消防知识飞行棋活动更是“全家总动员”,3米×3米的超大棋盘铺展开来,大人孩子4人一组,投骰子、闯知识关,在欢笑中牢记消防常识。

一楼的消防微展厅则成了全年龄段的“学习站”。志愿者在这里开展互动课堂,通过用电规范实物演示、播放火灾案例视频,让居民直观感受各类风险;组织自查家中隐患,从插线板是否超负荷到燃气阀门是否关紧,不留死角。

“消防乐学”从来都不是一阵风,而是由居民自发建立起来的长效管理机制。城公大厦的“每月有活动、每季有排查、每年有升级”治理模式,志愿者能够定期检查消防设施,物业能够做好日常维护,社区能够每季度进行复盘。“平安故事汇”“消防飞行棋”等趣味特色活动,通过持续更新形式吸引居民参与其中,推动形成人人都是社区消防安全的“监督员”和“守护者”。

如今的城公大厦,消防设施“竖起来”了、居民意识“强起来”了、社区氛围“好起来”了。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消防乐学楼”用创新实践证明,社区安全治理既能有“硬核”保障,也能有“软性”温度,更能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平安建设的“城公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