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的楼道里,总藏着最浓的烟火气——晾衣绳上的衣物、门口摆放的绿植,还有偶尔从门缝里探出头的“毛孩子”。宠物早已成为不少家庭的重要成员,却也因粪便遗留、吠叫扰民等问题,不时引发邻里小摩擦。在宜川三村,一只名叫“胖胖”的蓝猫,却意外成为一栋老楼的“情感黏合剂”,让楼组建设有了新的温度。
从越狱“猫主子”到楼组“团宠”
胖胖的主人沈女士居住在宜川三村第一居民区,她是一位外地来沪的上班族,独自在上海打拼的日子难免寂寥,憨态可掬的胖胖成了她最好的陪伴。可没想到这只外表软萌的小家伙,内心住着“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灵魂,经常趁着主人不在溜出家门,活跃在小花园一带,好在胖胖认识回家的路,出去玩耍回来后,就在楼道内乖乖等待主人下班回家。
起初,沈女士为此忧心不已——猫咪会不会打扰到邻居?白天的饮食又该如何安排?然而,就在沈女士困扰的同时,胖胖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34号楼的“团宠”。同住在楼内的黄阿姨也是一位爱宠人士,她每天看着胖胖在楼栋里等待主人下班的身影,内心早已被这个忠心又聪明的小猫所俘获。

她主动承担起胖胖白天的喂食和安全工作,解决了沈女士的大难题。作为回报,沈女士也会主动维护楼梯间内的卫生工作,回馈楼内居民们的善意,邻里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加融洽。
以“宠”为桥共建爱宠文明楼
借着胖胖带来的这一契机,居民区顺势而为,积极组织动员楼内爱宠居民,成功将34号楼打造为“爱宠文明楼”。经过多次协商讨论,一套完整的文明养宠机制逐渐成形:养宠家庭自愿签订文明养宠公约,郑重承诺做到遛宠牵绳、及时清便、主动避让老人与儿童;不养宠的家庭则积极担任“文明监督员”,共同守护楼组的和谐环境。

此外,居民们还集思广益,设计了实用的宠物便袋箱,精心安装在小区各处的绿化带旁;设置了美观大方的文明养宠宣传牌,吸引更多楼栋居民参与其中。居民区还邀请专业画师绘制了生动可爱的宠物主题墙绘与温馨标语,让原本单调的楼道瞬间充满生机。如今,步入34号楼,映入眼帘的不仅是社区通知,更有爱宠志愿者们为楼内“毛孩子”拍摄的精美照片,整个空间洋溢着浓浓的家的氛围。
借“宠”连“人”织就邻里温情网
楼组建设的核心始终是“人”,这些可爱的“毛孩子”,恰恰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温馨纽带。近期,居民区通过爱宠志愿者资源,联动上海普瑞多宠物医院,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宠物健康知识讲座、疫苗接种等主题活动,不仅让养宠居民学到了科学养宠知识,提高了文明养宠意识,更为社区居民创造了宝贵的交流机会。

养宠经验的分享、宠物趣事的交谈,让原本陌生的邻居变得熟悉,让熟悉的朋友更加亲密。从一只小猫的暖心故事开始,这栋老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焕新之路。
原来,楼组建设不一定要宏大的蓝图,当一扇扇门因共同关心的事物而打开,冷清的楼道便开始呼吸,生长出名为“家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