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先进典型
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展示评议开始了!快来为普陀的他加油!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普陀的他入围,我们为他加油,

一起学习身边好人,传递榜样力量!

 

“半子”胜亲子

七旬女婿孝养百岁岳父二十余载

 

王均田,男,1946年8月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银开居民区居民。王均田2002年退休返沪,承担起照顾岳父一家的重担,2013年岳母离开人世,2020年妻子病重去世,留下他独自照顾岳父。在王均田的精心照料下,岳父徐锡麟以108岁高龄成为普陀区最长寿的老人。

“你为我养小,我为你养老”

王均田夫妻年轻时在甘肃省张掖市工作生活,儿子出生后,王均田要赴西藏自治区参加援藏工作,妻子在工厂同样忙碌。夫妻二人无力照顾年幼的儿子,于是把只有9个月的儿子送到上海,托付给岳父母徐锡麟夫妇照顾。两位老人把外孙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孩童抚养长大,直至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1998年,妻子因病提前退休回到上海,和岳父母一起生活,承担起赡养父母、照顾儿女的责任。2002年,王均田也退休回到上海,购置了新房,把岳父母一起接到了普陀区居住。

2013年,岳母离开人世。2020年,相伴一生的妻子病重离世。“最难过的是妻子去世前的最后那三年,我一边要照顾长期卧床的妻子,一边要照顾家里老人的大小事,身心疲惫不堪。”回忆往事,王均田感慨万分。岳母和妻子去世后,留下王均田独自照顾时年104岁的岳父徐锡麟。他下决心要把岳父当成自己亲生父亲照顾,向岳父郑重承诺道,“你为我养小,我为你养老。”

“没有这个女婿,我活不到100多岁”

岳父年龄大,牙口不好,王均田想方设法变换口味,尽可能把饭菜炖烂一些。为了消除老人的寂寞,他买来轮椅,一有空闲就推着岳父出去。逢年过节,王均田的子女都会带着孩子们回到家里吃团圆饭,全家四代同堂、儿孙绕膝,享受着天伦之乐的岳父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岳父徐锡麟走动渐少,肠胃蠕动缓慢,经常便秘。王均田在家帮助老人排便,刚开始岳父很顾虑,觉得难为情,王均田道:“不要紧的,我是您儿子,这是应该做的。”

如今,在他的精心照料和陪伴下,108岁的岳父生活规律,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社区工作人员看望老人的时候,徐锡麟时常念叨:“都说女婿是半个儿子,但我这个女婿,比亲生儿子还要孝顺。没有他,我活不到100多岁。人老了,有个人这么孝顺我,这一生知足了!”而王均田则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一直照顾岳父的。”

“我们都很敬佩爸爸”

在王均田的言传身教下,王均田的儿女都很孝顺,一家人和和美美。

王均田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在上海生活,早已把孝顺长辈当做为人的准则,平时也会和父亲一起照顾外公。这些年,徐锡麟每次生病住院,都是一大家子人忙前忙后、悉心照料。2015年,徐锡麟突发胆囊炎紧急住院。正自驾前往新疆旅游的外孙立即赶回上海,在医院陪护外公直至出院。住院期间,王均田的女儿也时常到医院照顾,帮外公擦身、洗脚。“我们都很敬佩爸爸,几十年如一日,寸步不离地照顾外公,从来没有任何怨言。”王均田的子女说:“以后会像爸爸孝顺外公那样,好好孝顺长辈。”

作为女婿,王均田上孝父母,22年如一日孝顺岳父,让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有了具体的形象;作为父亲,王均田下教子女,以身作则,让好家风在言传身教中代代相传。王均田一家人相亲相爱、幸福美满,这一切让他倍感欣慰。回望照顾老人的日日夜夜,作为一名老党员,王均田满怀感激:“特别感谢一直以来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我才能在这个美好的新时代里有条件、有能力去照顾好老人。”

人之行,莫大于孝。王均田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却用实际行动,在无数看似琐碎的小事中书写着“孝”的朴实无华,真正诠释着孝老爱亲的中华传统美德。

投票时间

从即日起持续至2025年6月27日

投票方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在“省份”中选择“上海”

点击“加入”按钮选中候选人

然后点击右下方“向他们学习”按钮

你的意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