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送到最后都是感情”,使命必达的“小哥”,成为社区治理新力量

发布时间:2024-03-05 来源: 上海普陀

以下文章来源于直通990 ,作者直通990

 

 

有困难时搭把手

是骑手们习以为常的事

让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治理

可谓将助人惯性变成了习惯

他们分“角色”参与治理

以“本色”现身说法

从双向奔赴到多向奔赴

留下来的原因

既为谋生,更为感情

 

 

 


 


主持人 高嵩

专访

嘉定工业区党群工作办公室

副主任 黄小燕

饿了么配送站长

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普陀区志愿者协会理事 纵波

美团配送站长 王军

京东物流上海兴邦营业部快递员

汇旺社区新就业群体

社区自治志愿者服务小队成员 刘虎

 

“送到最后都是感情”

 

纵波所在的“1℃空间——蓝骑士为老送餐服务队”由饿了么和长风新村街道共同建立,每天为长风街道的高龄老人配送个性化爱心餐。

 

 

上午9:00,骑手们从四面八方来到社区食堂集合,待取餐、验餐完成后,由骑手做好保温措施,然后挨家挨户进行配送,11:30左右完成全部服务。

 

然而,外卖骑手的配送高峰期在10:30就已经开始。小哥们为何愿意牺牲“赚钱的黄金时间”,来投身志愿服务?

 

 

纵波坦言,公益团队创建之初,骑手们未必愿意参加;但后来,很多人都被打动了。许多爷爷奶奶见到送餐上门的骑手,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孩子,忍不住和他们聊聊天、诉诉家常。骑手们也说:“我们在外孤身一人,家里也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到他们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家人,有回家的感觉。”

 

送熟了之后,有不少骑手连爷爷奶奶每天在哪玩都摸得“门儿清”。一旦送餐时发现爷爷奶奶不在家,往往绕过一两个门,就能找到爷爷奶奶。一次送餐时,骑手发现老人倒在家里,于是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送老人去了医院。

 

 

截至目前,纵波所在站点已为超过1500位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配送近4万份爱心餐食。

“其实送到最后都是感情”,纵波表示,骑手们送着送着餐,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从“我来这里是为了赚钱回家”,慢慢变得能够融入城市,感觉“这里有我的朋友,有我的亲人”

 

“有困难时搭把手”

 

去年底,零下跳河救人的外卖小哥杨金全接受《直通990》专访时曾提及,骑手们会在电瓶车里放一根绳子,一旦遇到其他骑手电动车没电,就帮忙带到附近可以换电的地方。“有困难时搭把手”,是小哥们习以为常的事。

 

 

 

 

“很多骑手都很有爱心,只要看到了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愿意伸出援手。”美团配送站长王军曾看到,有老人摔倒时,一旁的外卖小哥立即上前扶了一把。

 

 

而让小哥参与社区治理,可谓将助人惯性变成了习惯。

 

王军的配送范围在新华街道,周边居民小区众多,老人的需求也很多。他们和新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联系,通过街道牵线,以“居民有需要找居委-居委联系站长-站长协调骑手帮忙”的流程,实现直击需求的志愿服务。有老人买了家用电器,但不方便搬运上楼时,有小哥出份力;孤寡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遇到困难时,有骑手解难题。

 

 

过年前夕,王军带领团队自发买了些水果、营养品,去看望一户他们长期帮助、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夫妻。让人没想到的是,老夫妻后来通过街道找到了骑手开早会的地方,专门送来了早餐,“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这些话,令王军仿佛听见了家长的叮嘱。

 

分“角色”参与治理

以“本色”现身说法

 

嘉定工业区是京东集团华东区总部所在地,众多快递小哥在这里扎根。

 

 

 

嘉定工业区党群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黄小燕透露,小哥们参与治理的机会是社区主动“送上门”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特长、空余时间选择参与。

 

 

社区治理的各项内容,化作不同“角色”——“流动网格员”让小哥成为社区微网格的主人翁;“志愿服务员”负责文明宣讲,参与垃圾分类、楼道整治;“社情民意信息员”在配送途中随手拍下安全隐患,如将“楼梯扶手坏了”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社区。

 

甚至连加装电梯的前期研讨会也邀请小哥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

 

 

对此,纵波深有感触:“小哥的亲身经历可以让大家看到,年轻人每天爬楼都不容易,对于老人会更不容易。”前段时间,他曾参与一个为老服务公益项目,得知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因为没有电梯,好几年没下过楼。小哥们“每天爬多少楼,身体也吃不消”的亲身经历,对于不愿加梯的居民能起到说服效果。

 

从双向奔赴到多向奔赴

 

七八年来,刘虎一直在嘉定工业区从事快递配送工作,时间长了,和居委、居民处成了朋友。送完快递后,有时间就会帮居民代买药品、顺手带垃圾下楼,在元宵节为高龄老人送汤圆等等。

 

 

这样的奔赴,是双向的。天气炎热时,居民们不时会给自己递水。去年6月,嘉定工业区汇旺社区党支部在小哥的必经之地建成“累了来歇脚、渴了来喝水、没电来充电、饭冷来加热”的“嘉门口驿站”,刘虎送完货,常常去那里休息。

 

黄小燕笑言,在小哥们的朋友圈,经常可以看到“我又收到了阿姨的硬核投喂”,除水外还出现过香蕉等等。

 

 

王军也有亲身体验。夏天送餐时,一些居民会为他们递上冰饮料、冰棒,一声声“辛苦了”令他特别暖心,“感觉我付出这些都是值得的”。新华街道在辖区内的很多点位都设置了“小哥驿站”,不仅提供免费的休息座椅、充电宝、饮用水,还根据不同季节配备防暑用品或姜茶、暖宝宝。

 

 

纵波表示,除了顾客,商家、社区也很照顾小哥。取餐时,商家的桶装水可以免费接来喝。许多社区为骑手开放了休息驿站,还经常组织各类骑手可以参加的活动,如普陀区的近铁e站、万有引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桃浦街道和万里街道新落成的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组织的集中学习、义诊、剪发、心理咨询、节日活动等。

 

“很多小哥干了好多年,甚至有十年以上的,稳定性已经很强了,在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感也很强。”对于小哥参与社区治理的未来,黄小燕还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小哥参与社区治理后,社区能给小哥评价,将评价反馈给企业,让小哥在社区的表现作为企业对小哥考核的加分项,支持、认可小哥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从双向奔赴到小哥、社区、企业的多向奔赴”。

 

来源:直通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