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宜川路街道组织开展了普陀区“启航行动3.0”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项目圆满结束后,在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宜川路街道学生实践指导站暑期总结与表彰会暨“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共上海市普陀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指导,宜川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宜川路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宜川路街道妇联主办,上海普陀区明尘社区发展中心承办,宜川路街道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宜川路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协办。
点滴成长、感受不一样的时光
活动现场,项目工作人员与学生志愿者共同回顾了为期两个月的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入驻”暑期“小托班”,成为暑期“小老师”、“小助教”,协助开展暑期亲子阅读活动,参与场地协调工作······每一份“工作”都带给她们全新的体验与收获。从初出茅庐的懵懂,到心有丘壑的稳重,花季的少年们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满满。
孩子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分享和回顾,同时,半马苏河驿站·1690党群服务中心志愿者“前辈们”为孩子们送上了真挚的寄语,希望她们不忘初心,走好青年强国路。随后,寿旺祥老师为暑期优秀学生志愿者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学生志愿者 董昊诚:这次暑假,我经历了一周充实、生动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常规的社区志愿者服务不同,这次面对的社群是一群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每天2个半小时的志愿者服务,看管小朋友们的纪律,协助老师们组织小朋友活动,带领小朋友上厕所,给小朋友们发饭。服务过程渐渐从生疏到熟练,与小朋友们从陌生到熟识……每天的服务活动让我锻炼了社会服务能力,积累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当然,这次体验最为与众不同的,还是在与小朋友接触过程中的体会。纯正,质朴是这个时期的孩子独有的特点,他们情绪表达直接,一言一行中满是真挚,与他们共处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心灵的净化。我想,这是这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宝贵之处。
学生志愿者 骆雯:本次志愿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我们主要负责陪小朋友上课,学习。刚开始总怕自己搞不定一群精力旺盛的小家伙,注意力像蒲公英一样容易飘走。做手工时,看着拆开的材料包和胶水,我就开始担心他们会不会把胶水弄得到处都是。但当手工课真正开始时,我发现他们的动手能力远远比我想象的强。结束后他们拿着自己的成果,笑着看向我时,我的脸上早已挂上笑容。这些瞬间让我明白,志愿服务不是单向的付出,他们用最纯粹的方式教会我:耐心是蹲下来聆听的能力,快乐是和他们一起玩游戏时的笑声。离开时,他们拉着我的衣角问“下次还来吗”,我突然懂了,所谓陪伴,就是在彼此的记忆里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说不定某天就会长成他们面对世界的勇气—而这,也是我这段经历里最珍贵的收获。
学生志愿者 沈俊亦:这个暑假,我有幸在党群服务中心参与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体会到奉献的快乐,更让我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长。在图书馆整理书籍的工作中,我学会了细心与耐心。起初面对杂乱的书架有些无从下手,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图书分类的方法。看着经过自己整理后整齐有序的书架,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份工作让我明白,即使是看似简单的事情,也需要用心去做才能做好。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暑托班陪伴孩子们的时光。我们一起做游戏,进行体育活动。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点滴进步,都让我感受到付出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沟通能力,更学会了如何用耐心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谛。服务他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投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正能量。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
文明是最美的名片,绿色是永恒的底色。文明交通是城市形象的窗口,是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为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出行环境,形成低碳、和谐的校园、社区环境,现场组织开展了“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主题活动。
街道妇女联合会为“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宜起文明领航”学生志愿服务队授旗,学生会主席曾子皓同学为大家宣读了“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倡议书,希望大家以青年之力,带动我们的家庭、动员我们的社区,“宜起”践行“文明交通绿色出行”,养成低碳环保好习惯,让绿色文明蔚然成风!
活动最后,学生志愿者们站好“最后一班岗”,同时向社区居民发放了“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宣传单页。
宜川路街道组织开展高中生志愿服务不仅对学生个体具有促进“全面”成长的重要意义,对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具有深远影响,更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教育体系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重视学生的“五育”教育工作,以志愿服务为德育载体,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感受成长的成就感和价值认同感,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实现了社会价值、个人发展及教育目标的有效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