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 ![]() |
真如镇街道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
今日真如
近日,真如镇街道妇联在区妇联的指导下 依托普陀区“苏河好家·协同共育” 家庭教育服务品牌项目 精准对接6-9年级青少年及家庭需求 整合社工师、家庭教育指导师 心理咨询师的核心力量 通过专业指导、个案跟踪及体验式工作坊 打造“心理有支撑、沟通有方法 成长有方向”的家校社协同育人闭环
社区场景 沉浸式法治课堂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活动招募近十组亲子家庭,通过角色扮演深度参与“抢劫充值网游”真实案例庭审,在情境还原中直观感受网络犯罪的法律后果。庭审间隙融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专业解读,通过“案例演绎+法理剖析”双线推进,让抽象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行为边界。 活动将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变为“双向参与”,引导家庭共同树立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规则意识,形成“孩子带动家长、家庭辐射社区”的法治传播链。 学校阵地 分层分类服务精准滴灌成长需求 针对学校内不同角色(亲子、教师、备考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项目团队协同作战,设计并实施主题鲜明的体验式工作坊。 亲子群体:梅陇实验中学 解码青春沟通“密码” 以“读懂你的‘小刺猬’”为主题,通过破冰游戏、“刺猬信箱”情感倾诉、脑科学原理讲解,帮助家长理解青少年“叛逆”背后的成长诉求,现场通过情境剧场演练非暴力沟通技巧,推动亲子关系从“对抗”转向“对话”。 教师群体:铜川学校 提升心理育人专业能力 面向班主任开展《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式》工作坊,特邀心理学博士围绕“精准识别心理异常”“建立信任沟通技巧”“家校协同危机干预流程”三大模块授课,结合校园真实案例拆解操作细节,为教师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心理服务工具箱,助力校园心理防线前置化建设。 学生群体:上海师大附属二实验学校 考前心理赋能专项行动 针对中考压力设计“解压赋能,中考加油”活动,由社工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联合学校心理老师共同参与,借助气球任务和卡片任务,引导九年级考生觉察自身压力,学会释放情绪,并通过同伴间的鼓励与支持,增强自信心和应对中考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们缓解了考前焦虑,学会了以积极心态面对挑战,帮助学生轻装上阵。 个案服务 精准排摸定制“一户一策”成长支持 通过驻点社工师走访辖区学校与社区,建立6-9年级重点服务对象动态台账,精准覆盖服务对象需求,形成“家校社”服务阵地。 由团队成员对服务对象开展一对一深度访谈、评估,综合家庭环境、学业表现、行为特征等维度,形成个性化服务方案。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通过“评估+跟进+复盘”机制,部分服务对象在亲子关系改善、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已显现积极变化。 “苏河好家·协同共育”家庭教育服务项目始终秉持“家庭是第一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理念,推动学校主动作为、家庭积极参与、社会协同支持。截至目前,项目已开展4场体验式工作坊,服务超200组家庭及师生,同步推进10余例个案咨询,形成“发现需求-精准服务-效果反馈”的闭环机制。
今后,普陀区妇联 将进一步强化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 推动家庭教育从“单向输出”向“双向成长”升级 为辖区青少年健康成长 厚植“苏河好家”的温暖土壤 让家校社协同育人 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亮丽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