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未成年人工作|阳光成长】长寿这场没有观众的演出,让每个青少年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角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 长寿视野

为进一步促进辖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构建社区心理支持网络、强化社会心理服务能力,6月5日,由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长寿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长寿路街道妇女联合会、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主办,上海洄澜心理咨询中心承办的“遇见未来的自己”生涯探索心理剧暨“暖在社区·阳光成长”心理健康辅导文明实践项目在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顺利开展,20余名高一年级学生沉浸式参与了这场心理探索之旅。

沉浸式体验在戏剧中锚定成长坐标

活动以“热身运动—心理剧体验—时光探索—能量传递”四大环节串联,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马晓燕以舞台为“心”的窗口,通过心理剧特有的角色扮演设计,让学生在沉浸式演绎中挖掘兴趣、能力与价值观。当学生们代入“职场新人”“创业青年”等角色时,戏剧冲突转化为自我认知的镜子——有学生在模拟面试场景中意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也有学生通过团队协作任务发现自己的领导力潜能。

最受关注的“时光探索”环节中,“给未来的自己寄明信片”设计以“可验证的成长指标”为核心,学生写下具体目标(如“2027年通过钢琴十级”“高三前完成3次科研实践”),用可量化的承诺搭建现实与理想的桥梁。

高一年级的林同学在分享中提到:“扮演‘十年后的翻译官’时,我突然懂了‘现在的每个选择都在雕刻未来’。以前只说‘想当翻译’,现在明信片上写下‘大二前拿下英语六级’,就像心里有了量尺,知道该往哪使劲儿。”而对建筑设计抱有向往的张同学则感慨:“本以为心理剧是演戏,没想到代入角色后,‘未来的自己’直接‘催’我现在就练手绘。”

从心出发让心理健康服务扎根社区

作为“暖在社区·阳光成长”心理健康辅导文明实践项目系列活动之一,此次心理剧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趣味体验深度融合,通过互动式、场景化的设计,让学生在沉浸式角色扮演中探索职业方向。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暖在社区·阳光成长”正通过“专业化心理服务+多元化实践载体”双轮驱动,不仅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更以“心理帮扶—社区参与—社会治理”的链条提升基层凝聚力。

下一步,长寿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将深化开展“暖在社区”四季关爱行动,通过“季节主题化、对象精准化、资源可视化”三层次升级,依托家校社协同机制,将传统物资帮扶转化为“心理疏导+学业支持+生涯规划”的可持续治理项目。

正如参与活动的社区志愿者所言:“当孩子们在明信片上写下‘想成为帮助他人的人’时,这场心理剧就不仅是一次体验,更成了文明实践生根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