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蓝天,探索不息。在人工智能与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培养青少年的科技素养,就是播种未来的创新力量。6月28日,一场关于无人机奥秘的实践之旅,在区少先队队长学校精彩上演!
为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激发青少年对航空科技的兴趣与热爱,共青团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普陀区教育局、普陀区少工委精心策划并组织了“探索无人机奥秘——从原理到实践”主题活动。来自全区各小学的70名优秀少先队队长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融合知识学习与动手实践的科技探索盛宴。
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中国商飞天空光环境创新实验室主理人郭玮宏老师的精彩宣讲中拉开帷幕。作为拥有第十一届上海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全国优秀科普工作者、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科普专家等众多荣誉的科普大咖,郭老师以 《起飞,中国》为主题,用风趣的互动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带领小队长们走进飞机的世界。
郭博士不仅科普了飞机的主要特征、各系统构成,还教会大家认识主流飞机型号、区分不同类型飞机以及了解“大飞机”的概念。活动中郭博士与同学们回顾了新中国民航科技与事业走过的峥嵘岁月:同学们当看到运十在艰苦条件下依然研制成功时,深刻体会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奋斗精神,以及自主创新对于打破技术垄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意义。
在对中国航空发展有了宏观认识后,活动聚焦于现代航空科技的璀璨明珠——无人机。在老师引导下,结合无人机实物的直观演示,队长们系统地了解了“什么是无人机?它如何飞起来?核心部件有哪些?”三个问题,全面地学习了无人机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接下来动手实践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70名队长分为5个大组,每大组由1名执行教师全程带领和指导。为了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深度参与、动手操作,每个14人的大组内部,又细分为7个“2人协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手搓”无人机。
实践环节要求各小组合作完成简易无人机模型的组装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队长们互相配合,小心翼翼地连接部件,调试结构。这不仅考验着他们的动手能力,更是一次团队协作的实战演练。不同特长的队员在互助中共同进步。
活动还通过播放无人机空中灯光秀视频,让队长们直观感受到无人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场景和强大魅力,丰富多彩的环节点燃了他们探索前沿科技的热情。
与此同时,飞行安全意识教育始终贯穿活动全程。执行教师们反复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引导队长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科技实践理念。
本次活动是普陀团区委依托苏州河科创带资源,持续探索“科技+教育+文化”创新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团区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以无人机技术为切入点,将国家战略、科学家精神、前沿科技知识与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紧密结合。通过专业大咖引领、沉浸式动手实践、紧密的团队协作,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了航空科技的魅力,深化了对无人机原理与应用的理解并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这不仅仅是一场活动,也是为普陀区新质生产力的未来发展积蓄少年力量!
仰望蓝天,探索不息,今日在少年心中萌芽的科技梦想,终将孕育出未来翱翔天际的创新硕果!期待普陀的科技少年们,未来在更广阔的科技天空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