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游泳池和各种水上乐园成为了许多家长带孩子消暑的好选择。
然而,在享受清凉的同时,也要警惕游泳、戏水后可能遇到的一些健康隐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该如何防范风险,确保孩子玩得既安全又愉快~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的中耳黏膜化脓性炎症,常因游泳而发病。主要症状为耳痛、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透后出现流脓及畏寒、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
防护措施:泳池水入耳后,可将头向进水侧倾斜,或辅以单脚跳动,使其自然流出,切忌用手或其他物体去抠。为防止池水进耳,最好是戴耳塞。游泳后一旦出现耳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其病原体可由多种病毒和细菌引起,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病原体通过污染的手、毛巾、眼睛、脸盆、游泳池水等接触眼部间接传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异物感、眼痛、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少数患者可能有全身发热、乏力、咽痛及肌肉酸痛等症状。
防护措施:让孩子不共用毛巾、脸盆、手帕等个人物品;勤洗手,不揉眼睛;游泳时戴泳镜。若游泳后感觉眼部不适,可点用利福平眼液或氯霉素眼液进行防治。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是指肌肉不由自主地强制性收缩。主要好发于人体上、下肢等肢体肌肉部分,其次是指端或面部肌肉。下水前未做好准备活动、水温过低、过度疲劳等原因均可诱发肌肉痉挛,表现为局部肌肉剧痛、僵硬、动弹不得,使手脚不听使唤、动作失调,极易发生呛水和溺水事故。
防护措施:下水前充分热身,对痉挛好发部位适当按摩;可先用冷水淋浴或用冷水拍打身体及四肢,使身体对低温有所适应;游泳时间不宜过长,疲劳或饥饿时不宜游泳。肌肉痉挛发生时应立即停止游泳,以免出现溺水现象。然后对痉挛部位进行按摩、热敷等治疗方法,帮助缓解肌肉抽筋症状。
“游泳肩”是游泳时肩部过度运动所致的损伤,其实质是一种肩部软组织(腱、肌肉、韧带)的慢性炎症。引起疼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于划水动作过程中肩袖与喙肩弓之间的撞击和摩擦,错误的技术动作、肩关节周围肌力的不均衡性也可造成肩关节疼痛。
防护措施:下水前充分热身,保持正确的游姿,结束后注意疲劳恢复。平时注意加强肩袖肌群及肩胛骨稳定肌群的力量练习。一旦出现“游泳肩”的症状,首先应停止所有诱发疼痛的活动,可给予冰敷、理疗、服用止痛药物,坚持游泳只会加重病情,甚至可出现肩袖撕裂的严重后果。
记住,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希望通过了解并预防上述几种常见疾病,能帮助屏幕前的家长让孩子在泳池中更加安全、愉快地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