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工作|阳光成长】用“心”能量点亮成长之路,“阳光成长”心网相护——普陀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沙龙第十一场活动举行

发布时间:2025-08-11 来源: 文明普陀

7月27日,由普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文明办、区妇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主办的“阳光成长”心网相护心理健康辅导沙龙第十一场活动在长风湾红砖书屋“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举行。本次活动聚焦“预防网络沉迷:助力青少年家庭应对网络沉迷挑战”,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须为参与家庭呈现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温度的心理健康盛宴。

 

活动伊始,李须副教授以“数字原住民心理需求”为破题点,结合脑科学研究成果揭示网络沉迷的神经机制,通过WHO对“电子游戏障碍”的医学定义,建立专业认知锚点;动态演示《青少年网络使用脑成像图谱》,直观呈现沉迷行为对前额叶皮层的影响;播放《心博士》漫画改编的“网络怪兽捕获记”动画短片,解析多巴胺分泌机制。

互动环节,家长与孩子打破传统角色边界,通过“日程表可视化”与“需求点标注”实现深度对话——父母用彩笔勾勒孩子的屏幕时间轨迹,青少年则用便签贴出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让网络沉迷背后的情感诉求跃然纸上。随后,家庭成员共同制定《网络使用公约》,将“每天1小时户外活动”“睡前1小时无屏幕期”等条款写入定制手册,并按下指纹形成仪式感承诺。活动最后,李须副教授呼吁每位家长:每天留出15分钟无屏幕对话时间,用倾听代替说教,让关注成为对抗网络沉迷最有力的武器。 

今后,普陀区将继续聚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寓教于乐的社区亲子活动,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支持体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筑坚实心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