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助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普陀区多所“学校少年宫”在区文明办和教育局组织指导下,精心设计开展各项特色课程。通过科技探索、艺术熏陶、运动健体等多元活动,为青少年插上梦想的翅膀,让这个暑期既有欢声笑语更有成长收获,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少年的精彩夏日篇章!
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学校少年宫
8月,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学校少年宫近日开展“少儿创意”绘画活动。课堂里,老师带领“小画家”们从脑洞风暴到调色探险。孩子们用稚嫩笔触勾勒出会飞的鲸鱼、戴眼镜的太阳公公,天马行空的创意在画布上“活过来”!当水彩晕染出彩虹云朵,蜡笔堆叠出糖果森林,每个孩子都惊喜发现:“原来我的心里藏着整个童真宇宙!”这场色彩狂欢让艺术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悄悄发芽。
回民小学学校少年宫
普陀区回民小学以民族教育为纽带,打造“三融”文化传承体系:操场上,板鞋竞速、抛绣球等民族游戏点燃协作热情,投壶雅趣强健体魄;美术工坊里,剪窗花、绘脸谱的巧手翻飞间,“福”字与祥纹跃然纸上,非遗匠心悄然浸润童心;木工课堂内,榫卯结构与宫灯制作中,孩子们化身小匠人,指尖流转千年智慧。通过“校园+社区”联动模式,传统文化从课本跃入生活,在游戏欢笑、艺术创造与匠心体验中,让文化根脉在代际间生生不息,共筑文化自信的温暖家园。
金鼎学校学校少年宫
金鼎学校“阳光星期六”非遗课堂以“指尖生花”为主题,将传统技艺化作童趣载体。刻纸课上,孩子们化身小匠人,刻刀游走间《摸龙头》的祥瑞纹样与《花花与荷叶》的熊猫萌态跃然纸上,图文视频导览更让国宝知识变得鲜活可触。衍纸课堂则化身魔法花园,彩色纸条经卷捏粘合,幻化成朵朵立体纸花,孩子们将作品“栽种”进自制花盆,用彩笔勾勒出晨露、蝴蝶等童话场景。传统技艺与童心创意在此交融,非遗的种子随着夏日蝉鸣,悄然播撒在稚嫩心田。
怒江中学学校少年宫
怒江中学学校少年宫以“运动+艺术”双引擎驱动成长,打造活力与美感交织的假期课堂。篮球场上,灌篮高手课程构建阶梯化训练体系,从运球基本功到战术攻防,在汗水与击掌中淬炼团队默契;少儿音乐营则化身童趣工坊,用生活物品敲击旋律、卡通图谱解码音符,让低龄儿童在欢歌笑语中感知音乐魅力;声乐专业课则以专业打磨为特色,从呼吸法到情感表达,在舞台实践中绽放艺术光彩。三轨并行的课程设计,既强健体魄又滋养心灵,让每个孩子在运动与艺术的碰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拍。
洵阳路小学学校少年宫
洵阳路小学学校少年宫“红歌汇”与“科学小实验”双轨并进,打造沉浸式成长课堂。红歌课堂上,抗战影片将同学们带回烽火岁月,《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与《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深情诉说,在老师逐句指导下化作童声里的赤子情怀,红色基因随音符浸润心田。另一边的科学工坊,小发明家们正用导线与齿轮搭建奇妙世界,从电路通断的惊喜到杠杆原理的顿悟,在动手实践中破解科学密码。知行合一的课程设计,让革命精神与探索热情在童心中交织绽放,既厚植家国情怀,又点燃创新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