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普陀区未成年人暑期活动集锦(四)

发布时间:2025-09-02 来源: 文明普陀

为丰富未成年人暑期生活,8月以来,普陀区文明办发动各街镇积极策划开展了探索科技社区实践、亲子非遗手工制作、工运薪火少年说等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中感受艺术之美,在红色宣讲中传承革命精神,在科学探索中培养创新思维,全面助力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

长寿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公益组织举办“竹韵传爱”非遗体验日,20组亲子家庭以竹丝为媒共织温暖。残障工艺师现场传授千年竹编技艺,亲子协作间竹条渐成蝶舞、篮影,欢笑与竹香萦绕满室。作品将通过公益市集义卖,所得纳入社区基金会,定向支持残障群体就业。作为“暖在社区”系列首场活动,此次以非遗竹编串联文化传承与公益初心,让“以艺助人、以文润心”的理念生根社区。

曹杨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杏梅园实践站举办“水拓画染 尽‘扇’尽美”非遗体验活动。导师现场指导水拓画技法与配色原理,孩子们将颜料按九宫格或创意布局滴入水面,看着色彩随波纹自然晕染,再用画棒、梳子勾勒线条。从调色创作到水拓固色,经过晾晒定型,最终每位孩子都收获了独一无二的非遗手作团扇,在传统技艺体验中感受流动的艺术之美。

长风新村街道开展“赏岛屿风光+伦敦大本钟拼插”融合体验活动。孩子们先通过实景图片与讲解“云游”世界名岛,感知地理风貌与人文故事;在了解建筑历史后,动手识别零件、拼接模型,完成迷你“大本钟”制作。活动从景观认知到建筑美学体验,孩子们在创作中收获快乐,更深刻领悟“创意源于观察,成长始于动手”的成长真谛。

宜川路街道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宜成长 职体验”暨宜起安全“童”行暑期消防实践活动。青少年通过接触消防车辆器材、体验战斗服穿戴与灭火器使用、参与火场逃生帐篷及VR隐患排查等模拟演练,将消防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参观队史馆学习消防历史与典型案例,与消防员互动巩固知识。学生在实践互动中深化责任意识,实现知识积累与情感升华的双效收获,为城市平安注入青春力量。

甘泉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在社区七彩梦工坊开展“矿物探秘奇旅”主题科普活动。志愿者老师用趣味解析揭开矿物诞生密码,从火山岩浆到地下结晶,带青少年解码岩石中的“时光胶囊”。互动环节,孩子们通过放大矿物晶体纹理、触摸特色标本,根据“会发光的石头”“自然磁铁”等线索展开竞猜,答对者收获矿物标本盲盒。活动将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惊喜,让地质科学在笑声中“活”起来,既充实暑期时光,更在少年心中播下探索自然的种子。

石泉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临沂三支志愿团队(点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沂河新区梅埠团队、兰陵县新兴镇团队),共同举办“‘小泉星’童梦连心 红脉相融”时空连线活动,推动两地青少年红色文化交流传承。通过观看沪西工运、沂蒙革命视频,孩子们穿越时空感受革命岁月。石泉少年动情讲述红嫂、陈若克等英雄事迹,演绎李启汉等工运先驱,临沂孩子积极互动。摩斯密码旗语游戏增进协作,两地共唱《工人之歌》打破地域界限,在趣味互动中播撒红色种子,传承临沪红脉相连的革命情谊。

真如镇街道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联合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开展“暑期快乐成长营”系列活动。活动涵盖国学文化、未成年人保护手工、职业体验、公益书法及亲子运动会等板块,通过亲子互动、实践体验等形式,在寓教于乐中拓宽青少年知识视野,提升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活动以创新内容设计构建“知行合一”成长场景,为青少年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万里街道以“科技之光”为指引,精心打造“科创成长计划”系列活动,通过看、学、做、思四维体验,引领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活动融合知识传授与实践创新,在专业导师指导下,孩子们既收获科学知识,更培育了创新思维、协作精神与抗挫能力。通过沉浸式体验点燃科学热情,鼓励青少年以科技视角参与社区活动,让科创种子在实践沃土中生根发芽。

长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未爱小屋”开展未成年人心理护航行动,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以一对一辅导、情景互动游戏等形式,为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与情感赋能。活动聚焦压力缓解、自信培养等成长需求,打造安全温馨的心灵成长空间,帮助未成年人实现自我认知提升与心理调适能力发展。这场夏日里的心灵关怀行动,既彰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以心润心、以爱育爱”的服务理念,更为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构筑起温暖坚实的支持网络,让文明实践的温度浸润少年心田。

桃浦镇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开展“TOP乐学堂 童享学乐行”——非遗文化守护营吉祥舞蛇灯DIY活动。非遗传承人以生动讲解与图片展示,揭秘蛇灯文化内涵,阐释其象征的吉祥、智慧与生命力。制作环节,孩子们用竹篾搭建流畅骨架,裱糊彩绸,安装灵动蛇眼与闪烁灯带,将普通材料化作栩栩如生的蛇灯。活动将非遗技艺与动手实践结合,在培养青少年动手能力的同时,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认同与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