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社区!石泉打造青少年传统文化实践新课堂

发布时间:2025-09-02 来源: 活力石泉 石泉实美

为了丰富石泉青少年暑期生活,近日,石泉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合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持续开展卢氏心意拳刀法青少年体验活动,吸引了社区热爱武术的青少年踊跃参与。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武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探索与传承。

活动伊始,卢氏心意拳的非遗传承人余江老师向青少年们详细介绍了卢氏心意拳的历史渊源。卢氏心意拳源于心意六合拳,由卢嵩高先生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以上海为核心传承区域,后流传至全国各地乃至海外,202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它取意模仿动物形态的“十大形”拳法,刚柔并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实用性强且易上手。

随后,余江老师开始讲解卢氏心意拳的兵器篇。卢氏心意拳的器械包括杜金十三枪、双节棍、鸡爪剑镰、心意刀等4种,每种器械都有5至7个套路,他告诉青少年:“每个兵器都有其优缺点,其中蕴含着自然界相生相克的道理。”心意刀作为重要的兵器之一,其刀法有着独特的魅力与技巧。

在传授刀法之前,余江老师率先展示了卢氏心意拳抱刀式。只见他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微微下沉,保持沉稳的姿态。右手握住刀柄,刀身竖直,左手自然下垂,眼神专注而坚定。“手腕放松,想象刀是你身体的一部分,不是负担。力气用对了地方,才叫功夫。”这一抱刀式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卢氏心意拳的精气神,让青少年们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武术的严谨与魅力。

随后,余江老师着重讲解了卢氏心意拳刀法中的“劈”“砍”等关键动作。在演示“劈”时,他身体微微扭转,借助腰部的力量带动手臂,将刀从头顶上方快速向下劈砍,动作刚劲有力,刀风呼呼作响,仿佛能够劈开一切阻碍。“砍”的动作则更注重横向的发力,以迅猛的速度和强大的力量,向侧面砍出,展现出凌厉的攻击态势。 

在青少年们初步掌握了这些基本动作后,活动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打刀卷比赛环节。青少年们两两一组,手持刀卷,按照所学的刀法动作,展开了激烈的较量。他们全神贯注,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武术的热爱。有的选手出刀迅速,动作干脆利落;有的选手则注重动作的规范性和连贯性,一招一式都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 

此次卢氏心意拳刀法青少年活动,为青少年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武术文化的大门,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相信在未来,这些青少年将成为卢氏心意拳传承的新生力量,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