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语童谣响不停!甘泉路街道“家+书屋”沪语课,带娃解锁本土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 普陀甘泉

“侬好呀!”“今朝天气老好额!”11月1日上午,甘泉路街道图书馆“家+书屋”家庭教育新空间里,传来阵阵软糯亲切的沪语对话。作为“人民城市・2025年儿童友好活动周”的特色环节,一场专为亲子家庭设计的“沪语诵读亲子体验课程”热闹开课。这场活动不仅让家长与孩子在朗朗声中感受上海方言的独特魅力,为家庭陪伴增添别样温情,更在潜移默化中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和谐”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个参与者心中。

课堂上,老师先以“沪语小问答”破冰,从日常问候、食物名称等简单词汇入手,用趣味互动帮孩子们打破“不敢说”的顾虑。“‘外婆’的沪语发音,和普通话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举着小手踊跃抢答,家长们也不时补充纠正,现场笑声与沪语声交织。

随后的“亲子共读”环节,直接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老师精心挑选了沪语童谣《侬姓啥》与经典唐诗《静夜思》作为诵读内容,当熟悉的字句在空间里响起,家长们自然地搂紧身边的孩子,跟着老师逐字逐句轻声诵读。“侬姓啥?我姓黄,啥个黄?草头黄”,俏皮的童谣节奏一响起,孩子们便忍不住跟着拍手,清脆的童声跟读与家长的温柔附和交织在一起,瞬间勾起了家长们的童年记忆,不少人读着读着,眼神里满是怀念。

“平时在家很少和孩子说沪语,没想到今天一起读童谣这么有意思!”参与课程的家长王女士说,孩子不仅学会了好几句沪语,还主动追问“以前的上海是什么样子”,这样的课程既传承了方言,又拉近了亲子距离。

未来,“家+书屋”将继续围绕“阅读+文化”开展更多特色亲子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方言传承、民俗体验等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入家庭、浸润童心,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的新一代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