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文明培育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未成年人修身励志讲堂 >>
【未成年人工作】沉浸式“上岗”!宜川学子这场“行走的思政课”,让青春在服务中闪光!

发布时间:2025-06-27 来源: 丈量宜川

为了进一步深化“家校社”协同联动机制,贯通“五育教育”,实现“全人教育”,宜川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宜川路街道学生实践指导站与上海商业会计学校普陀校区、上海商学院高等技术学院交通路院区共同开展了“启航行动3.0”文明实践项目,依托学校“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志愿服务队”,建构“理论学习+实地实践”沉浸式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筑起“强心脏”,助力青少年学子“阳光成长”“全面成长”。

 

青年学子们经过了前期的岗前工作培训、知识学习,在老师的指引下,走进了顾正红纪念馆、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史料陈列馆、上海纺织博物馆、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文化展馆,做起了“讲解员”“引导员”“文化小助理”“手工小助理”,为进入展馆的社区居民、参观团体开展多元服务。

 

通过把红色教育、理论宣讲、技能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沉浸式、互动式教学形式,将“文化育人”的思政课堂融入展馆,让同学们在参与社会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先辈革命精神,厚植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底蕴、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校外思政教育注入新活力。

青年学子们积极参与宜川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宜川路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普陀区工作站、宜川路街道阳光之家等多元阵地服务,阵地老师以“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小社工”“设计师”“策划师”“小老师”的社会实践角色,融入社区服务项目与活动中,从“服务对象”到“服务群众”,从“活动参与”到“共享共创”,通过技术赋能、专业浸润,创新青少年群体参与社区治理、城市建设行动框架。


街道与学校希望通过常态化、项目化的运作模式,让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上好校外思政课,从“旁观者”转向“参与者”,让青年人在社区中找到归属感、在服务中增强获得感,强化使命担当,贯通学用实践,练就过硬本领,奋发精神意志,做新时代的坚定拥护者、积极践行者、主动参与者和奋力推动者。